供應ptfe纖維為結構完全對稱的非極性線性高分子,無支鏈,大分子鏈呈螺旋形結構,而非像C、H分子鏈一樣的鋸齒形。其主鏈上的碳原子被氟原子緊密地包圍著,分子鏈難以遭到破壞;側向全部為穩定的C—F鍵,鍵能很高,不易被破壞。PTFE分子的偶極矩極小,表面自由能和吸引力很低。
由于具有內在的穩定性、鏈結構的不活潑性等多種特性,PTFE纖維對于高溫和化學作用的綜合影響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。
由于PTFE的特殊分子結構,其取向度和熱穩定性非常好,可長期在-250-260℃下使用,短時使用溫度可達300℃。且使用時允許溫度波動、突變,且低溫時不變脆。同時其抗老化能力極佳,對紫外線穩定,室外暴露15年后纖維力學性能未發生顯著變化。此外PTFE纖維抗強酸強堿以及強氧化性物質,化學性質十分穩定,僅芳烴和鹵化胺有輕微溶脹以外,其他有機溶劑對其無作用。另外,由于其表面能較低,其疏水性也相當出色,與水的接觸角約為120°,通過后整理工藝可以用于自清潔材料。除此之外,由于氟原子帶來的化學穩定性和超高電負性,其阻燃性、粘附性、潤滑性也相當優異,摩擦系數比大部分化學纖維低,是一種性能優秀的高性能材料。
將PTFE進行紡絲后,其縱向和橫截面的SEM圖如圖所示。纖維的縱向表面有很多溝槽,增大了纖維的表面積,一些纖維的表面有很多分枝,纖維的橫截面是片狀,不規則的,有粗糙的邊緣,這是由于膜裂法形成的,是在纖維的紡紗過程中增大纖維之間的抱合力。
四氟乙烯的生產原料是氟礦石(氟化鈣)(用來制備HF)和三氯甲烷。無水HF和三氯甲烷反應得到二氟一氯甲烷,該氣體在-41℃沸騰并在600℃-800℃高溫下分解得到四氟乙烯。四氟乙烯單體在高溫高壓及引發劑等作用下聚合而成聚四氟乙烯,工業生產中主要采用懸浮聚合或乳液聚合的方式。
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能較低,故其難溶于大多數溶劑,熔體粘度比較大,不能通過常規的溶液紡絲或者熔體紡絲法制備。現在主要采用的是載體紡絲法、糊狀擠壓法、膜裂法和氣流噴射法,等等。
載體紡絲法是制備PTFE纖維常用的方法,它是借助成纖性聚合物,如黏膠、PVA等為載體進行紡絲,然后在高溫下燒結,使載體炭化,從而去除成纖聚合物的目的。一般視載體分類可分為干法紡絲和濕法紡絲。載體紡絲法工序簡單,纖維線密度較為均勻,但是濕法紡絲載體用量大且紡絲原液不夠穩定,干法紡絲燒結過程中較為耗能。
糊狀擠壓法是杜邦公司在其專利公開的方法。它將PTFE粉末與某種易揮發的潤滑物質調成糊狀物,通過噴絲頭擠壓紡絲,然后干燥、燒結,使得潤滑劑揮發,拉伸后得到非均勻的白色帶條紗,所得纖維無確切的纖度,一般較粗,但是斷裂強度較高。
膜裂紡絲法是將PTFE粉末與潤滑劑混合均勻后,加工成圓柱形胚體,之后壓延成薄膜,再經過切割工藝得到一定寬度的窄條,之后進行拉伸、燒結等工序得到PTFE纖維。該法制備的纖維纖度不夠均勻,可經過切斷工序獲得短纖,用于加工針刺氈產品。該法對加工溫度要求較高,但是工藝簡單成熟,無污染,已用于大規模生產。
氣流噴射法是2006年提出的制備方法,是將PTFE固體顆粒置入噴絲孔,并在高壓下通過高溫惰性氣體氣流(氮氣或者氬氣),在氣流噴射下在孔內形成3mm-5mm長的直徑,從亞微米到幾微米的平行的多根PTFE微米纖維,通過調節氣壓和溫度使得纖維表面形成納米級的孔洞。
由于PTFE纖維耐溫性和化學穩定性較好,可利用PTFE短纖開發過濾材料(例如:與玻纖復合),且非常適合用于高溫高濕粉塵、耐腐蝕氣體的過濾。其具有良好的低摩擦性,表面光滑易清灰,運行阻力低,且其耐溫性、絕緣性和隔溫性保證了其較長的使用壽命。此外,也可以將PTFE長絲經過加捻、整經和織造等工藝制備成微孔薄膜,將其與離子交換樹脂復合,可在污水處理、氯堿工業等領域發揮其作用。
由于PTFE耐紫外線,且其力學、隔溫性能較好,可將其與芳綸或者錦綸復合,制備宇航服中的隔熱層、防撕裂層。
在建筑上,可利用PTFE纖維制成膜結構建筑材料,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,可降低照明及空調費用。其表面摩擦系數低,不易積灰,輕量耐震不燃,能有效保障建筑安全,對大構架屋頂的建筑工期可以縮短一半左右。
由于PTFE化學性質穩定,無毒,且有較好的生理相容性,不會引起人體的的排異性,且消毒方便,故其可以用于制造手術縫合線,人體的軟組織,例如人工血管、心臟等。其抗微生物、撓曲壽命長以及回潮率幾乎為0等優點,使得其在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