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9年08月28日
1.未焊透
埋弧焊渣未焊透是指焊接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。
產生未焊透的主要原因是焊接電流小,焊接速度過快。
焊絲偏離焊縫中心線或者偏弧等也可造成此缺陷。
坡口角度小,鈍邊過大也會產生未焊透。
防止未焊透的措施如下:
(1)增加焊接電流,減小焊接速度。
(2)注意觀察焊絲的對正情況,隨時調節焊絲橫向位置,保證焊絲準確對正。防止偏弧現象的產生。
(3)改變坡口設計,增大坡口角度,減小鈍邊高度。
2.未熔合
熔焊時,焊道與母材之間或焊道之間,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。
未熔合的產生原因,主要是焊槍偏離焊縫中心或者偏弧。焊接電流小也可引起未熔合。
防止未熔合的措施如下:
(1)保證焊絲對正焊縫中心。
(2)防止偏弧現象的出現。
(3)適當調整焊接規范,增加焊接電流。
3.夾渣
焊后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為夾渣。
(1)產生原因
多層焊時或者點固焊時產生的熔渣在焊接下一層時沒有清除干凈。
工件傾斜、偏弧、焊絲傾斜等原因使熔融的焊接熔渣流到電弧前方,以后電弧經過,熔渣沒能上浮而形成夾渣。
(2)防止措施
多層焊時,一定要把熔渣清除干凈。
在平焊時,應把工件放平,不要傾斜。在焊接環焊縫時,注意焊槍的位置,不要偏離中心太大,以免形成下坡角度太大,造成熔渣下流的現象。
4.夾雜物
由于焊接冶金反應產生的、焊后殘留在焊縫金屬中的非金屬夾雜為夾雜物。
應選擇合適的焊接規范和焊接材料予以防止。
5.咬邊
由于焊接參數和工藝不準確,沿焊趾的母材部位產生的溝槽或凹陷叫咬邊。
(1)產生原因
平焊時焊速過大,角焊時焊絲角度過大,都會產生咬邊現象。
(2)防止措施
平焊時,調整焊接速度,采用多絲埋弧焊。
角焊時,調整焊槍角度,用多層焊代替單道焊。
6.焊瘤
焊接過程中,熔化金屬流淌到焊縫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屬即為焊瘤。
(1)產生原因
焊接速度過慢,造成熔池金屬溢出。
(2)防止措施
調整焊接速度,適當提高焊接速度和電弧電壓。
7.燒穿
焊接過程中,熔化金屬自坡口背面流出,形成穿孔的缺陷。
(1)產生原因
焊接電流過大。
焊接速度過小。
坡口對接根部間隙過大。
(2)防止措施
減小焊接電流。
提高焊接速度。
提高坡口裝配精度,控制根部間隙。對間隙大的區域,用焊條電弧焊或CO2焊打底。
8.凹坑
焊后在焊縫表面或焊縫背面形成低于母材表面的局部低洼部分。
(1)凹坑產生原因
焊劑顆粒度小,熔池中產生的氣體停留在熔渣與焊縫金屬之間,由于氣體的壓力形成凹坑。焊劑的堿度過高、熔渣黏度不合適也是產生凹坑的原因。焊接熱輸入小,也容易產生焊縫成型差、表面有凹坑的現象。
(2)防止措施。
增加焊劑顆粒度、選用堿度小的焊劑、增加熱輸入等。
9.未焊滿
由于填充金屬不足,在焊縫表面形成連續或斷續的溝槽。
(1)產生原因
焊接速度過大或者坡口間隙時大時小、焊接規范參數不穩定等。
(2)防止措施
降低焊接速度,對裝配間隙大的地方用焊條電弧封堵,調整焊接規范參數。
10.塌陷
單面熔化焊時,由于焊接工藝不當,造成焊縫金屬過量透過背面,使焊縫出現塌陷、背面凸起的現象。
(1)產生原因
焊接襯墊與鋼板接觸不嚴,焊接電流過大或焊接速度過小。
(2)防止措施
將焊接襯墊壓嚴,調整焊接規范參數。